從網台關係變化看電視格局:互聯網電視將完全取代有線電視

时间:2025-11-02 13:55:43 来源:紅燒魚骨網 作者:黑澀會美眉


  在2016年以前,“先台後網”是最普遍的電視劇播放方式:用戶在沒有電視機的情況下,可以選擇等網絡視頻平台次日淩晨上線更新後再觀看。在這個階段,電視台的劇集播放時效是明顯優先於網絡視頻平台的,用戶想要第一時間觀看到更新,隻能選擇按時守候在電視機前。

  2015年則是中國電視劇爆發的一年,6月、8月湖南衛視分別獨播了《花千骨》和《偽裝者》、9月、11月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首播《琅琊榜》、《羋月傳》……隨便拿出一部來,都是有著極高收視率和話題度的優秀電視劇。

  同年,網劇也意外迎來大爆發。以樂視的《太子妃升職記》、搜狐視頻的《無心法師》為代表的網劇雖然製作成本低廉,卻憑借劇情內容打了翻身仗,不僅捧紅了原本默默無聞的主演,還給網絡視頻平台帶來了極大的流量和收益。

  網劇由此開始被業界普遍看好,各家視頻平台對網劇重新進行了戰略部署,並開始投入資金,這也促進了後期如《河神》、《白夜追凶》、《無證之罪》等一係列高水平網劇的誕生。

  而真正改變電視台優於網絡視頻平台格局畫麵的,是《蜀山戰紀》率先開啟的“先網後台”模式。該劇於2015年9月22日分成5季以付費VIP獨播模式在愛奇藝播出,每月22日一次性上線一季;2016年1月16日,《蜀山戰紀》在安徽衛視寒假黃金檔日播,26日在江西衛視1.5輪跟播,這直接打破了長久以來視頻網站的被動跟播模式,實現了網劇反超衛視。

  自此,業界掀起了一股“聯姻”熱潮,衛視紛紛向網絡視頻平台拋出橄欖枝,希望求得共同互利。以近期正在熱播的《延禧攻略》為例,雖然它是愛奇藝獨播,但香港TVB已買下版權,並在8月初於TVB翡翠台黃金檔開播,更被香港觀眾預測為是今年的TVB全年收視冠軍。

  除了優秀網劇反哺衛視,網絡平台甚至成為了擠壓劇的救命平台——隨著上星數量的限製,眾多片方的劇集積壓嚴重,在回本壓力下,片方會選擇放棄衛視上星轉向網絡平台,《古劍奇譚2》便是在積壓了長達一年後無法上星,從而轉向了優酷獨播。

  電視台一般被認為有著更加雄厚的資本可以購買更多精品劇集,但這並不包括二線三線衛視——受經濟影響,二三線衛視在頭部作品爭奪中往往處於劣勢,為了保證收視率,它們向視頻平台購買製作精良的網劇。如《你好舊時光》17年在愛奇藝首播,18年則在深圳衛視黃金檔上星播出並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。實際上,衛視購買網劇後,網絡視頻平台獲益更多,很多觀眾等不及衛視的日更或周更,會轉而去視頻網站觀看,這在無形中又替網絡視頻平台帶來了一波新的關注流量。

  更重要的是,視頻平台受題材管控較衛視輕鬆很多,不論是奇幻題材還是警匪題材,網劇都可以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進行發揮,觀眾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興趣點。同時隨著各大平台對自製劇標準的提高,有些網劇的質量絲毫不比上星劇差,這就更容易吸引用戶放棄有線電視了——隨著智能電視技術的發展,越來越多用戶已經習慣自主選擇內容而非被動接受。

  這一現象並不僅僅隻發生在中國,據數據統計,美國的傳統有線電視也受到Netflix的衝擊,有近70%的家庭選擇放棄有線電視,轉而使用網絡流媒體服務。而Netflix正是憑借其火爆全球的自製劇《紙牌屋》牢牢抓住了美國用戶。

  隨著網絡流媒體的發展,觀眾觀看電視的習慣已經改變,他們逐漸從被動接受看什麽轉變為主動尋找觀看內容,當有線電視無法滿足用戶的自主選擇時,他們必然逐漸轉移到有著更多選擇性的網絡流媒體上。

  根據數據統計,截止到第二季度,我國互聯網電視激活終端規模已超過3億台,互聯網電視的激活終端總覆蓋率直接超過了70%。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,有線電視將極有可能被互聯網電視完全取代。

(责任编辑:秦基博)

推荐内容